在近期举办的一场社区迎新春活动中,没来过光明的主持人问台下的社区群众“光明区的标志性建筑物是什么?”“虹桥。”“绿道三桥。”“区文化艺术中心。”“左岸科技展厅。”……台下的观众们纷纷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短短几年里,越来越多的美丽建筑、漂亮景点在光明“诞生”,成为大家心中的地标,不知不觉提升着光明的魅力值。还有更多“新地标”即将到来,在光明,道路、医院、学校、公园建设势如破竹,不断给群众带来惊喜,真真切切提升大家的生活质量。
2022年,光明区集中资源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耕本职工作,大力弘扬光明科学城“自由探索、开放包容”的科学精神,秉持坚守“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的创业文化,全力以赴贡献工务力量,提升工作质效,让光明加速变美。
2022年工作答卷
狠抓工作落实 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过去一年中,区建筑工务署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全年共获得24项荣誉,包含1个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13个市级奖项、8个区级奖项。其中,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广东省建设工程金匠杯。
50个项目完工。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周边配套道路有序通车,将为入驻的科学家们提供一流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光明中心区三横两纵等40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总长度26公里。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园、星河小学等5所学校交付使用,累计提供学位13980个。红坳村整村搬迁安置房完成终验,提供住房3435套。红花、圳美、将石等3座消防站顺利竣工。科学城智慧公园的源涌区、湾流区和溪淌区对外开放。
68个项目开工。燃机电厂、贝特瑞等一批重点配套道路加快建设。荣胜小学、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玉塘文体中心、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等项目顺利开工。
80个项目高效推进。长圳保障性住房片区学校、龙豪小学、田寮中学等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取得施工重大进展。科学公园、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新院项目、光明区妇幼保健院、光明区侨文化博物馆等项目高效推进。
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提升工程管理质效
外修高颜值,内修高品质。2022年,区建筑工务署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细化管理,用科学理念、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政府工程管理质效。
在区政府的高标准谋划下,区建筑工务署重新调整城市高颜值建设专项小组构架,共召开高颜值小组会议15次,议定了规划、项目设计方案等40项事项,初步建立高颜值体系。同时,工务专项指挥部高效运转,全年共召开指挥部会议18次,议定事项252项,推动化解了土整、树木迁移、规划等问题147项。
与此同时,区建筑工务署不断强化队伍建设,科学搭建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的标准化、清单化、信息化、精细化等程度,制定印发了35项规则、30项指引、20个清单,涵盖了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投资控制、质量安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程建设全流程内容。
党建引领项目攻坚 严守安全生产防线
2022年,区建筑工务署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工务领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致力于“党建+项目”破解建设难题,制定了党建引领项目攻坚实施方案,成立了党建引领项目攻坚突击队。一年中,党建引领项目攻坚突击队下沉工地90次,协调解决问题42个。
2022年,区建筑工务署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该署通过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日检查、周报告、月考核、季小结、年总结巡查机制,全年共组织45次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第三方共巡查1057次,持之以恒严守安全生产防线。
2023年工作展望
2023年,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将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之“势”,纵深推进区委“1+2+3+4”工作体系,推动政府工程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光明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贡献新一轮工务力量。
新的一年中,区建筑工务署将:
(一)加强党建引领增强责任担当
通过深入开展教育培训,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宣讲会、进工地等形式,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深入实施党建引领项目攻坚方案,以党建促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多项目成立党建引领攻坚突击队,为项目排忧解难。
(二)力求在谋划目标任务上有更高标准
提速推动科学城体育中心、长圳路等前期项目开工。
全面推动光明区中心医院续建(二期)、综合高中、根玉路等续建项目完成节点任务目标。
加强资源整合、加大投入,重点保障区委党校、茅洲河碧道上游段、宝滨小学、贝特瑞周边配套路等项目完工。
(三)力求在打造精品工程上有更多思路
全面总结城市高颜值建设管理经验,打造全过程城市建设“光明标准”,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运行机制、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统筹机制等机制建设,谋划光明区城市高颜值项目库,增强城市设计落地性。
推行数字化建造,加大BIM技术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谋划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新院、光明中心医院续建(二期)、科学城体育中心项目争创“鲁班奖”。
升级、优化工程管理平台已有模板功能,持续固化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智能化水平,并不断完善系统风险监控预警功能,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理。
(四)力求在完善工程管理体系上有更多举措
坚持民生为先。加强项目策划,并联推进设计、报建、招标、施工、验收等各阶段工作;优化建设模式,积极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等建设模式,用好全咨单位;推行工业化建造,加大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预制钢结构装配式等技术体系在学校、医院、文体、安置房等项目上的应用。
坚持精细为要。落实严管重罚,通过全方位履约评价机制,引导参建单位诚信、优质履约;坚持样板引路,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提升选材用材标准,消除质量通病,减少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