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光明新区擦亮“为侨服务”特色品牌

发布时间:2014-08-04来源:深圳新闻网浏览字体:[      ]

近日,光明侨联被授予“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称号。这是光明侨联交出的一份漂亮的答卷,在这份荣誉的背后,承载的是近年新区发展历程中一系列解决归侨侨眷民生民计的具体措施。

光明新区是深圳市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区,有归侨侨眷8000余人。新区成立后全力推动安居、就业、医疗、入学等民计民生问题,始终将归侨侨眷与原居民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确保其享受同等权益。经过多年的沉淀,光明的归侨子女也渐渐淡化归侨侨眷的身份印记,成为社区和谐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回顾近年新区发展历程,一系列具体措施仍历历在目。

创新保障机制 提高归侨侨眷生活水平

新羌社区109岁归侨老人黄大妹是1979年回国的,儿女都进光明农场当上了农业工人,但黄大妹与其他128名归侨老人一样,因为超龄没安排工作,也没有退休金。2005年政府为这批老人办理一次性补缴10年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发放归国超龄老人补贴。这些归侨老人每月养老金和超龄补助可达2700元。同时,市、区两级政府大力实施同富裕工程,其收益主要惠及包括归侨侨眷在内的所有户籍居民,目前,占地60.5万平方米的同富裕工业园已产生较好的经济效应,分配标准从2007年600元/人增加到2013年1200元/人,归侨侨眷同其它原居民一道,享受到了市、区的惠民政策。

每年中秋、春节等节日,省、市、新区、办事处四级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深入到光明困难归侨侨眷家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2010年至2013年,共发放扶持贫困归侨专项资金527.55万元,惠及3276人次,还通过组织专家、医疗队等方式,为归侨侨眷提供义诊。

实施安居工程 改善归侨侨眷居住环境

2005年,由市、区财政出资兴建的“安居工程”第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9000多万元,共建设15栋880套安居房,553户1659名归侨侨眷告别了低矮潮湿的砖瓦屋,住进了宽阔明亮的安居房,归侨侨眷和原居民享受同等政策,只需交成本价的20%,即每平方米260—300元;2009年,新区实施第二期安居工程,1208套安居房现已全面竣工,560户1680名归侨侨眷有望近期也将住上安居房。新区还加快推进光明新城“整体拆迁、统建上楼”项目,对统建上楼范围内的归侨侨眷房屋,除了实施“拆一补一”产权置换,每户可享受到350平方米的安置房指标优惠政策。同时,开展光明新区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项目,妥善解决归侨侨眷的住房问题。

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新区切实加大侨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广大归侨侨眷安居乐业。共投入近400万元创建和谐侨区;圳美社区荣获“侨之家-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光明办事处9个社区已基本实现“五个一”全覆盖,即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家园网、一个社康中心、一个休闲公园、一个文体广场。

加大扶持力度 解决归侨侨眷学业就业问题

新区成立以来,共启动教育基础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近6亿元,学校和幼儿园增长到72所,在校学生增长46%,校园建筑面积增长43%,完成村小改造13所,在全省率先试行教育券制度,新区高级中学、东周小学、爱华小学跻身全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50强;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610个;市第十高级中学、新区外国语学校建设顺利推进;设立民办教育与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完成21所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凤凰小学新建、公明一小扩建等12个项目陆续启动,为新区归侨侨眷子女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新区还开展“金色朝阳-归侨侨眷新生代成长服务项目”,为归侨侨眷子女提供学业辅导和不良行为矫正,改善家庭教育,目前已服务近200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新区创新性开展新区副处级以上干部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帮一”帮扶活动,每年帮扶毕业生近60名,有效缓解包括归侨侨眷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每年举办的公益性招聘会均在30场以上,每年开发就业岗位4万多个,新区出台政策,规定公益性岗位向归侨侨眷倾斜;率先整合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对户籍失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及“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为归侨侨眷开展越南肠粉、越南粽子等特色创业培训。

创新工作思维 促进归侨侨眷共同发展

2010年2月,经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原光明农场职工土地诉求问题工作方案》和《光明新城整体搬迁统建上楼方案》,决定在尊重光明历史和国有华侨农场土地用地特殊性的前提下,参照宝安和龙岗的农村城市化政策,给予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广大归侨侨眷拿到了土地,至此困扰光明发展的征地补偿难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归侨侨眷也成为此次政策的受益人。

从2010年开始,光明办事处辖区8个社区股份公司的组建工作正式启动,仅2012年,就下拨1.9亿元社区安置补助费和1.6亿元帮扶资金,支持社区股份公司组建。目前,8个社区股份公司成功组建完成,2013年人均分红2000元,广大归侨侨眷从此成为社区股份公司的永久股民,每年享受到股份分红。

充实侨界力量 畅通反映侨情民意渠道

6月30日,公明同乡会庆祝香港回归17周年暨荔枝联谊座谈会在公明举行,吸引600余旅港乡亲参加。新区成立以来,以侨为桥,积极推动成立公明、光明同乡会,物色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的代表人士担任同乡会首领,吸收热心助侨的企业家、归侨侨眷代表充实到同乡会中,发挥引导示范作用;依托地缘、人缘、业缘优势,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与港澳社团的交流联谊,增加互信,培养感情;光明办事处还成立专门事业单位“侨务中心”,科级建制,成为广东省第一家街道一级侨务中心,每年接待探亲、访友及经济交流百余人次。

新区一直鼓励支持归侨侨眷参与新区经济社会建设,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截至目前,新区有归侨侨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1人,每年提交议案、议案20余件,有效反映新区侨界民声;在2014年光明办事处“两委”换届选举中,有25名归侨侨眷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占当选人数的55.5%。这些侨干扎根基层,在不同岗位上反映侨情民意,成为维护侨益的主要力量。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新区成立以来,光明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困扰多年的问题正在得到有效、妥善的解决。如今,在“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这个全新的起点上,广大归侨侨眷、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同心同行、携手并进,光明的未来将格外光明。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2012 深圳光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